誰轉移了你的視線?!

【活化訊】花園街的兩次大火之後,視線都被轉移到排檔上面,大家都認為如果不是排檔通宵擺放貨物,不是把貨物儲放唐樓,不是排檔連著排檔的話,火災就不會發生,就不會有死傷。樓上的住客因為消防通道不足,而無法全數逃生,令人感到悲痛。住在鄰近板間房的市民都心存恐懼,以至當政府部門、一眾議員及傳媒均將「起火原因」的矛頭指向排檔的時候,居民均趨向相信「排檔」是肇禍之因,清理排檔嚴管排檔或是解決之道。居民暫將恐懼的心態,傾瀉在排檔上,希望籍此分擔他們對於自己住屋環境以及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不幸事件的憂慮。政府及有關當局在這上面成功轉移視線, 試圖掩蓋其他日積月累的問題及其缺乏全面思維的無能;此舉不但沒有實質解決到居民的憂慮,反而讓他們產生誤解,以為事情憑所謂的強硬管制措施就能免除厄運的降臨;這種處理的手法,正正是不幸的預兆!


特首在探訪災民時,問及一位住板間房的男子為甚麼不申請公屋,男子羅列了公屋申請的重重困難作回敬,所謂「有頭髮誰會做癩瘌」?正正因為仍然未對生活絕望。其中有遇難者希望能輪候到公屋,只為了省錢、為更好的生活準備才租住間房,可惜事與願違;「做癩瘌」不只暗示痛苦和悲慘,更代表了向好處著想繼而艱辛地努力,卻不敵現實殘酷的無奈:樓價高得工作賺的錢未能置業、輪候公屋時間漫長、百物騰貴;營商的也同樣面對現實的無奈;領匯佔領的商場貴租迫走小戶,進駐的是大財團一式一樣的連鎖店;按例辦事的食環把街檔嚴密監控,現在還要面臨三月六次「違規」就釘牌,翻身不得,但還是那句,不是因為營商環境被地產商的壟斷,受拆卸、重建威脅,何以要冒險的把貨物擺出了界線,在如此細小的攤檔經營,不斷受票控之擾?


別讓政府賴皮,矇混過關!因為居民與排檔一非對立,二非敵人,他們是在這個不公義的社會以及無視野的政府領導下的犧牲者,更被塑造成一種矛盾;坐享漁人之利的便是:
1.收地商:欲除舊樓排檔而後快而省卻逐個業權收購的功夫及賠償;
2.政府:轉移衝突原由掩飾無心無能;
3.官員:嚴厲執法、「名正言順」,交代得體檢控數目以昭服務市民之心;
4.議員:取票之所在而一面倒將災難責任卸於排檔,成功爭取再世父母官之名,而無助居民有基本住屋環境之實!


看官,說時那時快,火被救熄了,然而火燒源頭無人問津。火災揭示的種種惡象惡因由於太多太大,以致無法令人相信能夠解決,而傾向將其中一個部份放大作千夫指,繼續錯過矯正之機。那怕全港所有排檔一概被取締,火,還是會來。


◆文: 同木

每月一潤:劃地為牢

小廳長的話: 「活化廳」攪咩東東㗎 ?!

各位街坊大家好,新年快樂!
話說「活化廳」進駐上海街剛剛兩年,有些街坊都唔係好知我地攪咩東東?
就襯活化報第一期介紹一吓。

 「活化廳」攪咩東東㗎?
「活化廳」是一個由十多位本地文化藝術工作者營運的非牟利藝術組織,期望打造一個「藝術/社區」彼此活化的平台。講到「活化」好多街坊都耍手拎頭,因為通常政府講的「活化」就係整返個好似朗豪坊咁的大商場同酒店,仲有著名當代藝術品,然後,雀仔街又要搬,好多鋪仔因為加租就要執。我地呢班藝術家覺得藝術不是從天而降咁「活化」社區,而期望嘗試一種建立在藝術家和街坊之間的緊密對話之上的社區藝術。在過去兩年,我們觀察到上海街是一個充滿有趣特色和人情味,卻又面對著變遷的社區。故此,我們更期望以藝術打通社區豐富的脈絡,藉著不同的手法,帶動彼此的分享和發現。從而加強街坊對社區的認同感和參與,讓活化廳成為一所既親切又前衛的藝術社區中心。


你地靠咩來營運㗎?
由於我地係非牟利,大部份資金都係來自我地的夢幻拍擋:藝術發展局的~
不過佢地俾個舊錢好少,好多成員都係半義務工作。


平時點解咁多人坐向入面㗎?
活化廳的空間佈局就好似社區中心+藝術空間咁,歡迎街坊使用及休憩。另一方面,我地期望讓藝術融入市民大眾的日常生活,故此,我們會在廳內佈置不同的藝術創作,總之一句講哂,大家「當自己個廳得啦」。


咁平時有咩攪㗎?
活化廳的主要活動可分為四大類:

A. 精選專題計劃

按特定主題的加以探索的專題計劃,附以展覽及工作坊等活動,約每兩月變換一次,並由不同的策展人推行。今年我們初步擬定的項目包括《社區自強計劃之「地產霸『拳』」》,同街坊一齊拍嘢的《造假電視台》,聯同不同職人與藝術家合作的「師父贊II」,探討六四承傳的《六十四件事II》,仲有(如果我地有錢攪的)《海外藝術家空降上海街計劃》。

B. 永不落空計劃

為使活化廳時刻保持清新形象,我們會在主題活動的空檔間舉辦不同類型的小活動,讓街坊可以持續參與。如每月一次的《你肯學.我敢教》工作坊系列,《每月益街坊》,配合節日時令的應節活動,回應時事攪作的突發藝術行動,講座,音樂會,電影會等。

C.  常設項目

是年活化廳特設一些恆常性服務計劃,這是一個每天持續發生的計劃,如免費為地區小店設計廣告並掛於外牆的《社區廣告易》計劃,收集社區投訴並為街坊發聲的《人小小.聲大大》計劃,當然仲有呢份包羅社區二三事的《活化報》啦。歡迎街坊投稿㗎!

D. 互撐項目

作為社區資源的活化廳鼓勵任何人主動參與和使用,歡迎社區團體與藝團洽談合作。


講住咁多先,得閒落來坐啦!

小廳長

活化廳活動回顧

「交換光明計劃」
活化廳於聖誕期間發起「免費換燈泡」活動,唔係話宣傳環保,而係想借街坊的光來照亮上海街。無論係壞燈膽,舊燈膽定係唔夠光想upgrade上火數大d的燈膽,都可交俾我地用來裝飾聖誕樹。最後,短短幾日都換左三十多粒,原來好多街坊都係用開200w的鎢絲膽,真係又光又熱。




「白色聖誕:派飯糰」

今年的平安夜是三十年來最凍,最適合食野暖吓身。由活化廳成員主理,自家親手製作熱騰騰飯糰數百個,並在平安夜送到區內街坊和有需要的人手中,讓他們過一個溫暖的白色聖誕。排檔街坊肥姐食完豎高手指大讚:好好味呀!

黃師傅與你: 「米」字點寫?

 駐場藝術家花牌師傅黃乃忠同你傾下花牌和生活逸事!

      唔好以為黃生睇小大家連個米字都唔識寫,「米字」是指在製作花牌寫大型字體時,利用米粒來作起稿,灑下撥下,再勾勒出字型。 排出滿意的形狀, 將字型確定了,就依著米粒勾線,用顏料填滿,佢原理其實都好似依家海潮啲沙畫。   
      這種聰明的做法,我都是僅看過一次,那次都已經係90年代初,我要做些4尺大方包一隻字的花牌給紅磡的福德老爺誕(福德老爺即是土地神,在潮州人心目中很重要),於是找來同我阿爸六七十年代合作過做花牌的前輩江師傅來幫忙,佢就經常用這方法寫花牌大字。
      咁大枝大筆掃其實都唔易找,米字的好處是可以即刻見到個字型,仲可以輕易修改,米易買又易處理。係呀,以前舖頭有米好平常啫。
      雖然啲米唔食得番,但同一堆米,寫一百個字一千個字都得噃。能夠把一些日常生活的物質,變成為左工具,做到效果出來,確實得意。其實以前好多野都係咁,從隨手可得的家居物品演繹出來。
      我地除了用報紙來做花牌紙墊底,又譬如以前鄰近賣廁紙舖來貨的紙箱常有墊箱的雞皮紙無用,我們都會拿來做花牌,不會浪費。

本區新聞

煮吃油麻地: 一個人的吃

文: 青冬
晚上沒約朋友又不想回家吃飯,總會到一些「一人食肆」填肚。所謂一人食肆者,就是可不顧什麼的坐在椅子上,吃個隨便,因為一個人能叫的有限,甚至叫很少也可;換轉是兩或幾個人的時候,總會覺得不夠或不好意思叫那麼少。因此,也挺喜歡一個人吃。
       在油麻地一個人吃,我最常去有二。一間在鴉打街的車仔麵檔,就算叫多幾樣車仔餸也不會過飽。種類沒有新式麵檔般花多眼亂,有的是如蘿白豬紅魚蛋碎腩豬腸豬皮等基本料,和深褐色的湯底,比之淺色但濃味的湯更合理。雞腸是一亮點,很少檔吃到;菜亦很足量,五六蚊已是十幾元「郊外油菜」的份量。面檔由四口子經營,六點打後開檔,父親主理,妻兒協助。店內外擺三至四檯,其中店外一檯依附著店內煮食的車仔。顧客先叫後坐,吃不夠十五分鐘整店已換了一半顧客,一家都忙得不可開交。        
        另一間是位於廣東道登打士街的燒臘店,亦是常去的一人食肆,不為燒臘,而為各樣蒸餸同燒骨例湯。梅菜蒸魚、蒸肉餅、蒸排骨等,氣味家常,尤其晚市:一張張小圓檯坐著幾個「一人」,各自也點了一碟蒸餸一碗白飯一碗湯,各人在有限的空間內將喝完的空湯碗調離自己,將餸和飯端到自己面前,不要的食物殘渣如骨放在檯面。如果同檯的人彼此有些輪廓相似,總希望自己猜對了他們就是家人。當然,從言談就知猜錯,但怎樣也是同檯吃飯的緣。

街坊徵集!

收集社區投訴
(內容有機會刊登於活化報,如有需要或作專題報導。)


投訴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費廣告位
(將根據內容設計廣告招牌,懸掛於活化廳外)


業務/店鋪名稱:____________

賣點:_____________________

營業時間:_________________

 

徵集區內好人好事
(內容有機會刊登於活化報)



好人:__________________

好事:__________________

報料人:________________


地址: 香港九龍油麻地上海街404號 電話: 3485 6499
開放時間 : 星期二至日 下午1-8點 公眾假期休息 
電郵: info@wooferten.org  網站: http://www.wooferten.org